之前上海国际车展我去打卡了滴滴自动驾驶展台嘛,也对目前试运营的自动驾驶网约车非常感兴趣。于是一回广州,我们就去花都体验滴滴打车的自动驾驶服务,结果有些出乎意料:
预料之外:1、有司机本来我还抱着“驾驶位无人的状态”,来打卡观摩,不过目前这个状态。
2、不让拍摄:打开门瞬间,第一局打招呼后,第二句马上就告知不让拍摄,可能他们有规定(我看到前方很多摄像头麦克风对着司机大哥),能理解,也没刁难司机,所以我们没拍摄任何素材,就正常作为乘客坐上车了。
意料之中:1、路线段,范围窄:就在花都融创附近,从可用范围西南「雪域华府西侧」-东北「罗仙新村」对角线,跑不了太远。
2、效率不算高:效率不高分两个维度,一个是本身速度不快:行进效率 ,其实挺一般的,起步后基本就30km/h-40km/h慢速巡航,即便路况很良好极少开到50km/h。
所以面对非紧急、非危险的情况,比如一些效率问题面前卡住时,司机是不会特别积极频繁介入的。
另一次是,在最右侧车道准备右转时,前方轨迹遇到一台装满纸皮的五类车,系统的绕行决策比较长,导致原地干耗着小一阵子吧。
3、费用到达目的地后,我们也发现本来2-3km路程,预估12元左右的费用,最终可能因为效率和绕行问题,用时较长导致费用的上升, 最后买单大概16元左右。
基本上处于快车和专车之间吧,考虑到车型已经是沃尔沃的XC90,也算是豪华车范畴,这个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如果是没有司机在,纯无人驾驶,这个速度设计我觉得可以接受,也算新鲜。但目前还是有司机,相对来说期望值会有些落差。
总之,虽然系统设计目标是本着「自动驾驶」去的。但现阶段的完善度的确还不是最终状态,所以只能在规定的小范围内“试运营”。
不过目前有试运营的,应该不止滴滴一家。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,我再去多体验打卡几个类似的自动驾驶网约车,作个横向评价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