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大家可能有看到一则新闻:截止到7月底,理想搭载魔毯空悬的L系列车型累计交付量突破了20万辆。虽说这“魔毯”二字曾一度引起了一些争议,但相信大家也都必须承认,理想的确在“普及”空悬这件事上做得相当不错。
毕竟2022年全球搭载空气悬架的新车也就售出了69万辆,理想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空气悬架车型销量最大的品牌。甚至理想的两家空悬供应商孔辉和宝隆,出货量都已经分列全球的第一和前三名。
空气悬架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配置,已经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车的发展走进了平常百姓家,包括蔚来、小鹏、极氪、腾势、岚图等品牌都推出了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。虽说搭载空悬的车是越来越常见了,但似乎不少人它的了解却比较少,也有一些误区,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聊聊一些关于空气悬架的事情。
很多人都知道空气悬架是个高级的“好东西”,但它到底长什么样,和传统的机械悬架有什么不同、好在哪里却都不太清楚。
我们平常说的悬挂系统,不管是麦弗逊、双叉臂、扭力梁还是多连杆式,其实都是由多条拉杆/连杆、弹簧和减震器这三大类部件所构成的,只是布置和连接的方式和结构各有不同而已。
各种悬挂结构的优劣就不展开讲了,先讲讲弹簧和减震器这两个东西。
我们在家用车上最常见的就是绕成一圈圈的,叫螺旋弹簧。简单来说,弹簧的刚度决定了悬挂系统的“软硬”,弹簧自身的长度则决定了车身的离地高度。玩过改装的朋友都知道,如果只是想让车身更低趴,更换一套短弹簧是最简单便捷的方法,而如果想让悬挂更“硬”,那就可以换上更大“K数”的弹簧。
而像圆筒形长长一条的那叫减震器,俗称”避震机”,是通过金属圆筒内的液压油、多个单向阀和极其复杂的油路来提供不同的阻尼,从而控制车身上下运动的快慢。
螺旋弹簧和减震器都是需要根据车身重量以及车型的风格定位(舒适/运动)来进行匹配和设定的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调校”了,是非常考验底盘工程师的功力的。
所以各位可以看到,弹簧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,既能决定“软硬”,也能决定“高低”。但机械弹簧一旦做好,这两个特性就固定下来不容易再改变了,普通的减震器也一样。
但人们总是很贪心的,都想“既要又要”,例如在平整的铺装路面上希望车身更低悬挂更硬,有更好操控性;在野外颠簸的路上车身可以更高,悬挂也更软,有更好通过性的舒适性。
这时候聪明的工程师们就想到了利用空气能压缩的原理,设计出利用一个尺寸可变的气囊,来替代螺旋弹簧的作用。所以一开始这也叫做“空气弹簧”。
后来随着设计不断改进,现在家用车上的空气弹簧和减震器都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,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空气悬架,而为了更好适配空气弹簧的性能变化,现在基本上主流车型的空气悬架也都会采用CDC可变阻尼减震器。
如果大家能看明白前面的内容,就自然很容易了解空气悬架的优点了。所以像理想L系列、蔚来ES7/8、极氪001/009、小鹏G9等带空气悬架的版本,车机系统里都提供了车身高度和悬挂软硬的选项,让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和场景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设定。
而如果没有空气悬架的版本,即使也搭载了CDC可变阻尼减震器,例如理想L系列的Air版本、蔚来ES6等,就无法调节车身的离地间隙了。
得益于智能化技术的进步,空气悬架技术现在也有了更多的玩法。
由于现在很多新势力品牌都非常注重技术自研,所以把过去独立的空气悬架控制器整合到了车身/底盘的域控制器之中,不但对悬架的控制更加快速和精确,也可以支持OTA升级,通过不断优化算法,提升空气悬架的性能。
前些天理想发布了理想魔毯空气悬架™2.0,通过新增了车身稳定算法,新增了运动魔毯模式;而此前蔚来ET7也通过OTA升级了空悬的性能表现。所以讲,搭载“智能空气悬架”也将会成为日后的新趋势,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。
例如如果空气悬架能和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相结合,或能日后更好利用激光雷达、摄像头等传感器,做到提前感知路面情况并提前做好悬架的调整,那或许能再次提高舒适性的天花板。
配备空气悬架当然有众多优点,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,但就底盘性能表现上,又或者大家最常用的城市日常出行场景来讲,空气悬架却未必代表一定就会优于其他机械悬架的车型,而双腔甚至三腔的空悬,表现上也未必就一定优于单腔。
这个就像做菜一样,更好的食材理论上可以做出更美味的菜式,但这个前提是需要有个同样出色的厨师。但如果厨师能力不足,就可能会浪费了好的食材,甚至还不如好的厨师用一般食材做出的菜好吃。
悬架表现好不好,其实更看重工程师的调校水平,而非单纯硬件上的参数比拼。更何况每个人对舒适性、操控性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完全一样。
所以除了考虑差价以及自己的实际需求之外,我也建议大家在选车的时候,最好都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。虽说带OTA功能空悬日后还可以有优化的空间,但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的OTA的上面。
例如这次理想在魔毯空气悬架™2.0里新增的运动魔毯模式,主要是为了减少加速和刹车时的俯仰,以及变道过弯时的侧倾,目的依然是提升乘坐的舒适性,而并非要让L系列车型能变身成为一台适合激烈驾驶的性能机器。
在我试驾过这么多新能源车后,我觉得对于那些十分看重舒适性的用户,带空悬的车型无疑是首选的,但如果你更在乎驾驶乐趣,又或者心心念念想日后能改装一下,那可能机械悬挂会更适合你了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