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  • ···
  • 手机端
  • ···
  • 官方商城
  • ···
  • 情怀车中心
  • ···
  • 专业车膜
  • ···
  • 加入我们
  • ···
popup_logo

即将打开“大家车”小程序

139

这些车,在中国真的快

2022-01-30 · 浏览 315185

今天是年廿八,明天就是除夕夜了,虎年马上就要到了,我在这里先预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,事业如虎添翼。

即将迎来全年最喜庆也是时间最长的假期,工作上的事情不妨就先放在一边吧,吃好喝好玩好才是春节期间的头等大事。所以我今天就不和大家聊具体的新车和新闻了,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过去一年来的一些感悟吧。

不管你身处哪个城市,不管你对汽车是否感兴趣,我相信只要你在路上,看到越来越多挂着绿白色车牌的车出现在你身边的时候,你都会知道有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。

按照乘联会官方的统计,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接近300万辆,比2020年增长了169.1%,也就是说销量直接翻了1.7倍。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,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占了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45.22%。

的确,新能源车的增长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期。

试问你我身边谁没有几个开新能源的亲戚朋友呢?再加上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,耳濡目染之下,短短一年间,越来越多人对新能源车的态度,已经从曾经的嘲讽和抗拒变成了好奇和接受。

不仅如此,我发现人们对新能源车的讨论也不再是过去“非黑即白”的立场之争了,更多人把关注的重点放回到设计、性能、使用体验和用车场景这些客观理性的层面上,对各种不同技术路线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包容,也越来越“技术流”。

我相信这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。

或许也正是由于大家变得更理性和务实,才使得更“实用主义”的增程式电动车和其他混合动力车型被更多人接受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有代表性的,就要数比亚迪DM-i和理想ONE了。

理想ONE这个案例相当有意思。还记得在最早的时候,理想ONE的增程式路线曾被不少人视作“脱裤子放屁”的典型。但在去年,理想ONE单一款车型的交付已超过了10万辆,让无数人大跌眼镜。

而比亚迪DM-i混动技术推出后,同样也是为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搭载DM-i技术的几款车型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抢手货,甚至还破天荒出现了排队等车和加价提车的现象,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。

理想ONE的成功,让如岚图、赛力斯/问界、自游家等品牌,都坚定了继续推出增程式电动车的信心,而比亚迪DM-i车型的热卖,也让长安、长城、奇瑞、吉利等中国品牌,也看到了混动技术的希望。

我敢断言,接下来这一两年,将会是混动车型爆发和逐步取代纯燃油车的年份。就连最固执的日系品牌,如丰田和本田,都在加快混动车型取代纯燃油车型的步伐。像广汽本田新款奥德赛,已经彻底不见了纯燃油版本的踪影了。

或许买纯燃油车即将成为一种“情怀”了。

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,我对“软件定义汽车”这句话又有了和过去不一样的理解。

“智能化”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,各新品牌间的“军备竞赛”一度愈演愈烈,似乎新发布的新车上没个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谈智能化了。但现在回过头来看,其实也就只有小鹏P5真正实现了激光雷达的大批量量产上车,其他宣称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,至少都要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正式交付。

但别忘了,即使在已经量产交付的小鹏P5上,激光雷达目前还只是个“摆设”,真正能派上用场至少得等到今年年中。可想而知,其他品牌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,又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发挥激光雷达的作用呢?

再退一步说,到目前为止除了特斯拉和“蔚小理”之外,还没有第五个品牌能正式上线导航辅助驾驶功能。连这个都还没能成功实现,试问又如何能让人相信,他们有足够能力用好激光雷达呢?

显然,他们不是没有合适装车的激光雷达设备,而是大部分车企还不具备编写算法和软件,让激光雷达活起来的能力。

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智能座舱和车机系统上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几乎大部分新发布的车型都声称会采用最新的高通8155芯片打造智能座舱,似乎让人觉得装上了这块芯片就等于实现了智能化。

真的是这样吗?先不说8155了,就说目前已经被大多数人“看不起”的高通820A芯片吧。搭载这块820A芯片的车型有很多,例如我们购买的小鹏P7和极氪001同样都采用了820A芯片,但无可否认的是,无论在车机系统的功能性还是稳定性方面,这两款车的车机系统的表现明显有着天渊之别。

采用高性能的硬件,等于只是给了你一些好的食材,但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做出一道好吃的菜。虽然车企手上还有OTA升级这个看似万能的大招,但OTA本质上只是一个可以持续改善体验的技术手段而已,并不是一剂万能的***。

当然了,过去这一年我最大的感悟,是新能源车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,实际上也改变了世界。

丰田不得不正式宣布全面电动化,本田正式宣布放弃氢燃料电动车,大众MEB平台的电动车刚开始在国内量产,已经宣布基于新纯电平台的新车将于2026年国产。

奔驰的操作就更“骚”了,几个月前基于老平台的EQA和EQA上市的同时,就宣布了新一代EVA平台的EQS和EQE将在今年上市。但没过多久,采用最新技术的EQXX概念车又让我们目瞪口呆了一次,而且宣布它将在2024年量产。

新平台更迭的速度居然比过去新车换代的速度还快是这样一种体验?太匪夷所思了,真的是万万没想到。

对于即将到来的虎年,我觉得没必要再去做什么预测了,我们只管相信小米雷军的那句“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”就好了。

我们虎年再见!

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:
本田
丰田
比亚迪
电动车
新能源车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精选评论(34)

金城
2022-01-30

卖得好也不能改变增程式电动车就是过渡办法的事实…当然还是要比很多为了绿牌买了phv却不充电的强

点赞
回复
问心
2022-01-30

我还是喜欢大排量,多缸数汽油车

点赞
回复
咖友2307040
2022-01-30

早说过了,现在的新能源车替换油车,就象当年的智能手机替换功能机那样,技术会快速突破,不以某些老用户的“情怀”为转移的。

点赞
回复
咖友2059432
2022-01-30

严谨点讲: 采用高性能的硬件,等于只是给了你一些好的食材,但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做出一道好吃的菜。 这个类比是不准确的! 高性能的硬件应该基本等于一个火力比较好的高级灶台罢了。

点赞
回复
李岩
2022-01-30

除了市区代步,电车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基本都是噱头。当然还是要祝车言论,越办越好,新年快乐!!

点赞
回复
眺望者
2022-01-30

所有纯电车适用的场景,增程都适用,根本就是一种模式,不是过渡 除非电池储能技术有质的飞跃,包括能量密度,充电时间,安全性,高低温性能等

点赞
回复
车友453262
2022-01-30

其实轻混动就已经很环保了,低排量大马力,性价比超级高。

点赞
回复
张通
2022-01-30

暂且不要把话说满,现在只是一种有条件的替换,是趋势,但周期会很长

点赞
回复
Ceruleanluo
2022-01-30

技术真的进步了,市场就会接受

点赞
回复
G Mj
2022-01-30

中国车企终于看到弯道超车的曙光,其实弯道超车并不准确,应该叫换道超车,你不可能在别人定义的赛道上超越别人,奔驰定义了豪华,现在一百多年仍然是老大,因为奔驰搞内饰是豪华、别人搞内饰就是花里胡哨[呲牙],苹果超越诺基亚也只是智能上超越,论耐用、信号仍然不行,华为和苹果硬杠,性能仍然不及苹果,但它重新定义了续航、快充、信号以及设计的重要性,还是那句没人能在别人定义的赛道上超越(除非别人出现致命失误),只有弯道(换道)超车!

点赞
回复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下一页
所属分类
行业评论
311图文 · 152视频
所属王牌节目
智能车研究所
83图文 · 196视频
本文作者
韦熙宇
265图文 · 58视频
老司机拥抱新能源
最近发表
智驾“卷王”比亚迪,友商慌了?
02-18
6935
0
李想的野心,表露无遗
01-03
8566
0
上百亿投入打水漂?再给五年也赶不上
2024-12-23
8065
0
我们的车企并没有那么喜欢“车”
2024-12-06
8861
0
大家都不差,为何赢的总是它
2024-12-02
10218
0
袁启聪骂我是渣男
2024-11-16
10180
0
等了那么久,就这?
2024-11-01
10587
0
车不好好卖,天天搞直播?!
2024-10-16
11005
0
打不过就加入,是时候轮到你们了!
2024-10-03
11531
0
为什么开了电车就回不去油车了?
2024-09-09
12058
0
查看更多
合作: bd@djcars.cn
电话:020-84138316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和平路1号良仓新造创意园1号仓
如有问题,欢迎告诉我们, 问题反馈
2015-2025广州朋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和信息化部 | 粤ICP16009880号 | 视频备案0108283170590065